根据朝中社报道,7月21日朝鲜南浦船厂那是人山人海,这里正在举行“崔贤”级第3艘开工仪式,朝鲜不少高层都现身。而且开工仪式上还放了个卫星,计划在2026年10月10日完成下水这艘崔贤级3号,也就说留给这艘船的建造时间只有15个月了。那么这个建造时间是什么概念呢?
比如052D驱逐舰垂发数量为64单元,建造时间猜测是在12月左右,后期型号速度可能更快一点。虽然崔贤级是5000吨,但是也有74个垂发,以朝鲜的工业水准能做到15个月还是有点水平了。
而崔贤级的1号和2号舰是在4月和5月连续下水的,因此是同步建造的,那么这2艘舰艇的建造工程应该是让朝鲜造船业积累了不少经验,这样第3艘才敢定在15个月的期限。那么朝鲜这次是不是真的要下饺子呢?猜测不会,而且第3艘“崔贤”级很可能就是这一阶段的最后一艘,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朝鲜供应崔贤级的动力装置大概只够3艘。
猜测崔贤级使用的是柴燃联合CODAG模式,燃气发动机的技术源头可能是乌克兰的UGT-15000,俄罗斯的22350护卫舰可能也是这个技术来源。当然朝鲜可能是在之前获得的UGT15000并且进行了仿制,不过这个产能肯定比较有限,能制造3艘崔贤级已经很不错了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前2艘是同时建造,而后只建造1艘。
其一可能是崔贤级的初步测试比较满意,因此追加建造1艘,毕竟如果还有1台燃气轮机不用也是浪费,这玩意对于朝鲜来说是绝对的金疙瘩。 其二可能就是崔贤级第2艘还是有一些问题。虽然说只用了21天就对船体进行扶正,但到底有多少伤害,这艘船能否正常进入战斗任务,谁都不知道。第3艘崔贤级很可能就是对第二艘的备份。毕竟造个船体之后,发动机什么的还可以用第二艘的。
当然建造3艘也和崔贤级的用途多少有点关系。从目前催现级的武器配置来看,虽然拥有74个垂发,但是雷达系统和作战体系根本没有整合,其实就是大号的导弹平台舰,相当于把地面导弹发射装置全部攒到一艘船上。比如舰艇上安装的导弹就非常杂乱,既有1500公里的金星-3,500公里的火星-11,聚成还有火山-3型号高超音速导弹速牛配资,这些导弹射程制导方式都各不相同,朝鲜没有这种整合能力,也就是说发射出去都是各打各的。
一般现在认为,崔贤级的定位就是能够移动到朝鲜“东海”,也就是日本海附近,作为威慑韩朝的海上导弹平台。这种船只本身无法形成作战体系,缺乏舰队防空,生存能力其实并不强。可以理解为战时一次性打完导弹后,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,主要还是威慑。所以2艘就少点,很能保持1艘处于值班状态,3艘基本上是一个底线。
目前来看,朝鲜近几年大力发展新武器,包括下水的首艘战术核潜艇“金君玉”,首艘预警机,以及大批新型导弹,还有这次的崔贤级。其实目的都是强调提升威慑能力,至于朝鲜会不会在战机领域来个惊喜?我认为可能性不大,毕竟空战领域技术含量太高了,而且韩国到朝鲜这么近战机威慑不如导弹,倒是无人机可以期待一下。
鑫东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